時間:2020-12-22| 作者:Admin
在我翻閱的歷史材料中記載著,黃銅,黃銅棒從明代嘉靖年間開始便代替了青銅,青銅棒成為鑄造錢幣的主要材料,這是我國鑄幣史上一個劃時代的轉折,也表明到明朝中葉銅鋅合金技術才發展成熟。為什么黃銅的優點這么多,但是為什么這么晚才被廣泛利用呢?
銅合金是我們人類早便認識并使用的金屬合金材料,成分不同可分為青銅、黃銅、白銅等。其中黃銅的機械性能和耐磨性能都很好,可用于制造精密儀器、船舶的零件、槍炮的彈殼、閥門、水管、空調內外機連接管和散熱器等,另外,黃銅敲起來聲音獨特,東方的鑼、鈸、鈴、號等樂器,還有西方的銅管樂器都是用黃銅制作的。因此,黃銅成為當今廣泛使用的一種銅合金。
原來,黃銅是銅和鋅的合金,銅的冶煉早在三四千年前的青銅時代便被古人掌握,而金屬鋅的冶煉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。氧化鋅在950℃~1000℃的高溫時才能較快地被還原成金屬鋅,而液態鋅在906℃時已經沸騰,所以還原得到的金屬鋅以蒸氣狀存在。在冷卻時反應逆轉,蒸氣鋅為爐中的二氧化碳再氧化成氧化鋅,因此要得到金屬鋅必須有特殊的冷凝裝置。這是金屬鋅的使用比銅、鉛、錫、鐵的使用晚得多的原因,也是黃銅鑄幣出現較晚的原因之一。
更多新聞資訊敬請關注http://www.chefanghui.cn深圳市永泰安金屬材料有限公司